信任、共享、创新!卷烟工业企业推进互补合作、汇聚发展合力

深入推进卷烟工业企业互补合作,既是行业积极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具体安排,也是实现卷烟生产力梯度结构性转移、促进要素资源合理流动、优化资源配置的探索实践,是行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

多年来,不断完善拓展互补合作不仅成为卷烟工业企业应对市场竞争和消费变化的有效策略,更成为推动产业升级、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通过互补合作,企业双方得以突破自身局限,同题共答、同向发力,促进资源高效流动和市场深度融合,不断增强行业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可持续性。

2023年,在前期4对、8家卷烟工业企业开展卷烟生产力梯度结构性转移试点的基础上,又有3对、7家企业签订了互补合作协议,稳定合作生产,拓宽合作领域。

细数行业卷烟工业企业互补合作发展历程,所走过的每一步,不仅仅是企业之间合作的深化,更是对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的诠释。参与其中的卷烟工业企业坚持开放共赢的合作态度,在挑战中寻找机遇,在变革中携手共进,绘制出一幅幅工业企业同心同行、区域协调发展的生动画卷。

微信图片_20240606115523.jpg

浙江中烟合作生产第八项目组与重庆中烟涪陵卷烟厂沟通交流 /王宇超 摄

从高处看

——合作实现互补  互补寻求共赢

卷烟工业企业的互补合作,本质上是对各自优势资源与能力的深度整合与共享,以实现品牌成长和企业实力的共同提升。要达成这一目标,意味着双方需超越单一企业局限,着眼于更广阔的合作前景与长远目标,重点解决好双方的核心关切,从资源、技术、产能、市场等多维度开展互补协同。

在国家局党组的指导推动下,参与互补合作的卷烟工业企业共建良好信任基础,通过品牌合作生产、资源共享、定点工厂建设等多领域全面合作,共同打造跨区域产业合作的新模式。

经过数年努力,合作企业不断巩固战略合作关系,引导要素资源合理流动,探索拓展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新路径——通过品牌共享和营销协同,持续扩大品牌影响力,实现市场份额增长;利用技术管理创新分享、人员相互交流学习,提升企业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借助资源共享降低运营成本,促进上下游产业链一体化整合,增强抵御风险能力,进一步强化互补合作的内在凝聚力和目标一致性。

其中,浙江中烟与重庆中烟、江苏中烟与陕西中烟率先打破地域与资源界限,将各自优势转化为共同成长的动力,跨越山海携手并进,成为卷烟工业企业互补合作、互利共赢的典型范例。

借中央部署浙江省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的东风,浙江中烟与重庆中烟于2019年启动合作。2022年6月,重庆中烟主要负责人率队来到杭州、宁波卷烟厂考察交流,内容涵盖易地技改策略规划、智慧工厂建设路径、设备管理先进实践、业绩对标提升方法、队伍能力建设等多维度广泛互动;2023年5月,浙江中烟主要负责人率队回访重庆,深入“利群”合作生产定点工厂黔江卷烟厂易地技改现场察看工程进度,与黔江区政府、重庆中烟共商黔江新厂技改进度、调试安排和目标定位,强化双方团队的协作决心与信心。

通过“高级别”定期互访、战略对接会议等方式,浙渝双方形成高效顺畅沟通机制,为合作项目提供关键指导和有力支持;明确目标共识,构建起进一步深化合作生产、技术交流、设备更新及智能化转型的框架方案。

在此基础上,双方企业深入实施“五个协同”战略,即技改统筹、信息、生产、营销与物流及资源配套共享协同,为双方品牌的独立发展和共同成长创造有利条件。浙江中烟通过技术与管理经验输出,并利用其地域资源与成本优势提高自身产能,努力推动双方共同发展;重庆中烟则趁势借力,加速市场拓展步伐,实现竞争力提升。

自1996年中央确定江苏省对口帮扶陕西省以来,苏陕协作已走过近30年历程。源远流长的互助情谊、推动东西部区域平衡发展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成为江苏中烟与陕西中烟扎实开展互补合作的重要基石。

在深化合作中,双方企业不断寻求利益平衡、共同发展的“最大公约数”,在尊重双方品牌独立性和发展意愿的前提下,因地制宜找准结合点,不仅在品牌生产建设层面开展协作,亦在战略规划、市场开发、技术创新、提质增效等方面形成合力。

立足于两地和两家企业的差异性与互补性,江苏中烟与陕西中烟坚持互利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积极沟通、扎实工作,稳步扩大合作生产规模,开展从工艺提升到设备改造、从管理互补到技术互鉴全方位合作。双方以品牌共享为基础、以定点工厂建设为主要途径,将防风险、补短板、强弱项、利长远有机结合,促进企业间要素流动融合、功能充分发挥、目标协同适配,带动双方工厂技术装备改进升级,形成持续健康的良性循环。

微信图片_20240606115604.jpg

江苏中烟和陕西中烟技术人员进行检验技能交流 /陕西中烟 供图

向实处做

——精准对接“所需”热忱分享“所得”

“大视野”处着眼,“精细实”处着手。参与互补合作的卷烟工业企业不断完善以品牌为核心的资源配置模式,明确双方品牌各自市场定位、目标受众及长期战略规划,确保资源配置与品牌发展方向相吻合,为合作生产奠定坚实基础。

但互补合作并非一蹴而就的“冲刺跑”,而是经年累月的“接力赛”,必然要面对环境、政策、市场的变化。互补合作企业根据双方品牌特色和市场状态,灵活适应调整,积极维护双方品牌价值,健全长效生产组织机制,精准对接“企业所能”与“发展所需”,实现行稳致远。

搭建实时沟通平台,定期召开生产计划协同会议,确保生产计划无缝对接;设立跨季度生产计划框架,每月按市场反馈进行微调,确保生产活动紧贴市场脉搏;采用月度预调度指令预估需求,结合正式生产调度指令快速响应市场波动。浙江中烟与重庆中烟采用上述三种模式在保证计划稳定性的前提下提高应变能力,成为互补合作灵活调配产能、生产链柔性互补的生动样本。

无论求稳或思变、继承或创新,其最终目的都要利于双方品牌发展、益于企业成长。浙江中烟与重庆中烟系牢“品牌合作”这条坚实纽带,鼓励双方积极培育市场,形成品牌培育合力。

基于对方市场特点,合作开发专属定制产品,强化品牌地域亲和力,降低研发成本;整合双方品牌资源,形成联合品牌目录,针对特定市场或客户群体共同推广;定期交换市场分析报告、消费者行为数据;扩大就地销售品规,提高市场响应速度……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使双方在生产、市场、研发和品牌建设上实现高度协同,更有效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推动产业链的持续优化与价值共创。

围绕“合作生产升级版定点工厂”建设,江苏中烟与陕西中烟按照“厂点对接、协同推动”模式,彼此取长补短,共同应对挑战。江苏中烟积极参与延安卷烟厂制丝线升级改造项目,在初设工艺设计环节提供了大量建设性意见建议;延安卷烟厂积极与江苏中烟的先进理念和标准体系融合,充分征求并吸收江苏中烟工艺评审意见和建议,在生产设备、加工工艺、质量管控等方面,全面满足合作品牌生产工艺及体系化管理要求,不断提高产品均质化水平。

从2020年5条硬盒合作品牌生产线,到如今的7条硬盒、4条软盒合作品牌生产线,延安卷烟厂产能利用率明显提升、资源配置得到优化,合作双方品规结构增长稳中有升。

管理诊断是苏陕卷烟工业企业定点工厂建设的典型做法。双方坚持科学选题,组建团队共同研究,通过管理对标提升、联合攻关、专题项目改进等形式,实现成果共享、互促互进,持续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双方技术中心采取关键技术互鉴提升、创新技术联合攻关、细支卷烟技术专项合作、产品工艺协同研究等形式,开展多轮工艺、技术专题交流培训,推进9项联合攻关课题、19项精益改善课题。

合作加工产品烟支物理指标不稳定,是互补合作企业遇到的普遍问题。对此,江苏中烟与陕西中烟协调联动共建党支部的质量组、驻厂组党员骨干,组建攻关小组,集中各自质量、管理、技术优势,通过数据比对、专项攻关、综合评价等,切实提升烟支物理指标合格率和稳定性。类似把定点工厂建设中“需求清单”变成“成果清单”的事例,在双方合作过程中屡见不鲜,不断激发企业加深互补合作的内生动力。

朝深处走

——拓展合作领域  深度激发潜能

路远情长,合则两利。互补合作不仅要做加法,更要做乘法。一项项立足实际的务实举措,为企业互学互鉴、互联互通铺平“高速公路”。从最初的“单向输入”转为“双向奔赴”,双方通力合作补齐发展短板,不断拓宽合作领域,展现出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深层次的合作格局。

如何最大程度激发互补合作的潜能,关键在人。人才循环交流、高效互动,迅速提升了“合作搭档”的适配性。“请专家”与“派学员”、“赴厂”与“驻厂”结合,通过开展技术培训、专题研讨、互访互学等多种交流形式,人才资源要素在互补合作企业间竞相流动,共同提升技术水平和管理效能。

“人才交流,为企业同向而行装上‘推进器’。”身处合作一线的王叶飞感慨地说。作为延安驻厂组组长,来自江苏中烟的王叶飞每天坚持提前到岗,因为随处可见的忙碌身影,被陕烟人亲切地称为合作加工生产线上的“飞人”。

“我们所取得的成果,不仅仅是管理技术的带动提升,更是人心的聚合,让双方的合作基础更加稳固”“我们的人才团队,因交流而成长,因合作而专业,这段经历将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宝贵财富”……成为延安卷烟厂从徐州“学成归来”技术组成员共同的心声。

合作的种子一旦萌芽,便迅速在更广泛的领域中茁壮成长,人才交流是其累累硕果中甘甜的一颗。浙江中烟与重庆中烟通过原料管理、市场营销策略深度整合、数字化转型升级等领域紧密协同共享,不仅在业务层面实现了成本控制与效率双提升,还在战略层面促进了双方的深度互信与长远发展。

——2022年,浙江中烟从重庆中烟调剂4万担库存烟叶,有效优化双方库存结构;双方共同投入技术、人力,开展优质烟叶基地共建;双方按标准共享材料检验与使用情况,强化原辅材料管理保障。

——构建高效物流体系,运用智能物流系统预测需求,优化库存配置,提升资金周转率;减少中间环节,缩短物流时间,通过就地就近调拨,仅2022年下半年节省运输费用约2333.37万元。

——建立信息与资源共享平台,共同推进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转型,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提升生产智能化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空间上山海相望,实践上双向奔赴,情感上心意相通——浙渝、苏陕卷烟工业企业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协同模式,为行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示范。这种基于信任、共享、创新的卷烟工业企业互补合作关系,不仅为行业持续优化卷烟生产力布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也将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注入蓬勃活力。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3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