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平时在产品命名上,时常大费周章,想好几个甚是几十个命名,最后筛选成一个。殊不知,在消费者那里,对于每款产品的叫法,又有他们自己的一套流程。
中国人擅长起名字。
古代时期,人既有正式“名”,也有日常称呼的“字”,读书人甚至还有各种“号”。
如今,很多人除了有姓名外,还会有“小名”。
品牌也有小名。相对来说,这些小名的作用,是为了拉近人与人、人与产品的距离,更容易称呼和记忆,也显得更具亲和力。
其实,小名频频出现的更主要的原因在于,越来越多品牌开始发现,无论自己起的名字多么优雅、高贵,到了消费者嘴里,都给你换成最通俗易懂的名字。
比如,消费者习惯于把云烟(软珍品)称为“大云”,把中华称为“华子”,把黄鹤楼(软蓝)称为“蓝楼”,把苏烟(五星红杉树)称为“小苏”,把利群(新版)称为“123利群”,把国酒香(30)称为“30”,把云烟(细支云龙)称为“小白龙”,把南京(雨花石)称为“小九五”。
这种案例在其他行业也很常见:
比如酒水行业的“歪嘴郎”“牛二”“普五”“古8”;又如汽车行业的“马六”“陆虎”;再如美妆行业的各种“小红罐”“小黑管”“小灯泡”“小棕瓶”等大单品,以及“雕牌”“驴牌”“杨树林“香奶奶””等等。
还有很有趣的一个现象:烟草行业细分趋势明显,细支烟、中支烟、短支烟与常规烟的不同支型风靡市场。但这是品牌视角所看到的。
放在消费者视角,他们有时竟然不会去区分支型的差异,反而会用“扁盒儿”“长盒儿”“短盒儿”等去命名产品。
比如,细支烟,烟支较细,因此内部空间密集程度一样的情况下,比常规烟、中支烟的烟盒在视觉上会长出来一点;
而一些双中支的产品,因为是双开烟盒,且烟支圆周比常规烟短,因此在视觉上更接近于方方扁扁的“扁盒儿”。
这种现象在消费者端十分常见,也十分有趣。
品牌的高格调那是品牌自己的事,消费者的认知又是另外一回事。
品牌的感性价值往往展现在两方面,一是产品的品牌文化理念,二是终端促销活动。这二者的直接接收人,都是消费者。
消费者做为一个主体,在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总是不自觉地蒙上个人的情感色彩。因此同样的一件事物,因为观看者站的角度、文化、立场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大势使然。当下,我们正身处多元化文化的尺度之下,大家的消费观,审美观、道德观,正随着时代的进步更加先进化、包容化。
一个具有感性价值、能够真正提供所谓情绪价值的品牌,必然需要能够将人的生活、情感、审美的需求自然纳于品牌的含义之中,显现物质与精神的交合。
可以说,精神文化的崛起,推动了感性价值的进化,进而驱动着“小名化”的真正落地与普适。因此,起好小名,或许是当下对消费者形成吸引力的一个有效方式。
一个好的小名,相较于严肃的产品官方名称而言,更加顺口,也更便于记忆,因此更会引导品牌走向消费者内心深处,进化升级。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