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茄吧,是英文“Cigar Bar”的音译,指销售、体验雪茄的场所。
对于雪茄吧,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命名习惯。在我国,“吧”在21世纪被广泛使用,如陶吧、书吧、酒吧、咖啡吧等。“雪茄吧”出现在正式出版物中,是在2014年。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将它作为建筑学名词审定,定义为雪茄爱好者休闲、社交或者享受雪茄的场所。
实际生活中,雪茄吧最基本的功能是雪茄零售。国内的雪茄零售店以养护能力为标准可分为3类:有雪茄养护房的称为雪茄吧,只有雪茄柜的称为雪茄终端,其他为普通零售终端。
雪茄吧以独特的养护条件、体验空间、文化氛围与聚客能力,成为我国现阶段雪茄零售网络的支撑点、工商企业连接茄客的枢纽、雪茄文化传承创新的主力军以及雪茄文化传播的主要媒介。
国内雪茄吧的建设大致经过了4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05年之前。这一阶段,雪茄吧基本设在五星级酒店内,针对入住酒店的高端商务人士,以国外雪茄为主,影响力有限。
第二阶段是2005年~2015年。国内雪茄市场复苏,雪茄吧出现在繁华都市的街头,但总体经营状况不太乐观。
第三阶段是2016年~2020年。雪茄市场转旺,在南方城市出现了一批融合威士忌、茶、咖啡等元素的雪茄吧。优越的养护条件、浓郁的文化气息、不拘一格的运营方式,使雪茄吧快速在茄客圈走红,成为茄客乐园。国产雪茄成为消费新潮流,消费群体日趋大众化。
第四阶段是2021年至今。雪茄热度上升,赢利水平提高,雪茄吧投资主体趋于多元化。
雪茄吧经营需要一些基础条件:业务娴熟、仪态端庄的侍茄师与养护能力过硬的雪茄房,大众品鉴与私人休闲空间及良好的空气净化系统,雪茄文化氛围、音响系统与光影系统,这些都体现着雪茄吧的实力与品位。此外,雪茄吧选址也是一个重要因素,需要考虑周边的人文环境、商业业态、消费水平、交通便利程度甚至建筑风格等。
雪茄吧的内部设计倡导大道至简,核心是能让消费者在这里放松身心,自由自在地品鉴雪茄,安享休闲时光。至于设计风格是中式、美式还是欧式,对于崇尚个性化、舒适性与私密性的茄客来说,只有所求的“满足度”大小差异,并无高下之分。不同年龄、不同阶层、不同审美趣味的茄客懂得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雪茄吧来放松身心。
雪茄吧的文化氛围是必需的,但如何打造并无定式,不必因循守旧。如今,见多识广的茄客们品鉴雪茄时的行为方式越来越贴近日常生活状态,仪式感大为淡化。着正装、仪式感极强的雪茄裁切以及绅士式的优雅品鉴,是传统;着休闲装、自己尝试裁切雪茄,是乐趣,同样受欢迎。
每一支雪茄的点燃,都是雪茄文化的一次传播。
品鉴雪茄的佐餐与配饮,更是可以随性而为。佐餐可以是德国、法国风格的西餐,也可以是地方风味美食。配饮可以是朗姆酒、威士忌,也可以是白酒、啤酒、葡萄酒;可以喝咖啡,也可以喝茶、果汁或白开水。
传统雪茄文化对雪茄吧的设计风格、灯光音乐、品鉴仪式的要求较为严格,是雪茄贵族化时代的产物。国内雪茄吧个性凸显,有传承,也有拓展,是雪茄文化中国化进行曲中跳动的音符。
雪茄的文化属性大于产品属性,特定圈层的社交属性高于简单购买的交易属性。有趣的是,全世界最为著名的雪茄店中,大部分创始人都是把对雪茄的爱好变成了生意,把自己个性化的生活、社交方式投射到雪茄运营中,让单纯的雪茄销售变得多姿多彩、充满个性,甚至创立了自己的品牌。他们按照自己的理念经营雪茄,不断创造新的雪茄文化。
“品鉴雪茄,更多的是释放压力和享受,不要让雪茄左右自己的生活。”
“品鉴雪茄是很私人的享受,不应以老茄客的评判为依据,而丧失了自己独立思考、独立品味的能力。”
……
这些观点来自国内一些年轻有为的雪茄吧从业者。这一富有创新精神的群体,为中式雪茄的成长与中式雪茄文化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暂无评论内容